首页 资讯 正文

农田“高标准” 粮仓根基稳

体育正文 131 0

农田“高标准” 粮仓根基稳

农田“高标准” 粮仓根基稳

  23日,喜讯从北京传来!经复查确认,洛阳市继续(jìxù)保留“全国(quánguó)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自2011年首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我市连续(liánxù)五届获此殊荣。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一座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de)(de)最高荣誉。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它记载了(le)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实干争先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全市人民群策群力(qúncèqúnlì)、共建共享(gòngxiǎng)的创新实践,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guāny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动答卷,更是700多万洛阳人民共同浇灌的文明硕果。

  以(yǐ)文明培育构筑精神高地

  近日,在伊滨区诸葛镇南宋社区的文化(wénhuà)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举行。56岁的村民宋留旺,用朴实的“红薯经”阐释共同富裕(gòngtóngfùyù)理念,赢得现场群众阵阵喝彩。他说(shuō):“单种红薯不赚钱,咱就(jiù)抱团搞粉条加工,跟着党的政策找准路子!”

  文明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jiànshè)的根基,需要丰沃的土壤承载。聚焦(jùjiāo)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洛阳立足实际、厚植沃土,让文明培育可感可及,以文明培育构筑(gòuzhù)精神高地。

  理论铸魂,让千年文脉(wénmài)激荡时代新声。洛阳(luòyáng)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jìnyíbùtígāo)党委(党组(dǎngz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效性的若干举措》,出台《“第一议题”学习规范指引》,以制度规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举办(jǔbàn)“理响洛城·河洛(héluò)青年说”主题宣讲集中展示活动,实施“走读洛城”思政课创新行动,围绕“洛阳产业重塑之路”等主题开设(kāishè)沉浸式思政课,把“理”讲到实践前沿、讲到青年心坎上;实施“E起学理”网络传播行动,联动县区开设《E起学理》专题(zhuāntí)专栏,培养“理响洛城”等自媒体账号,推动理论学习“入网乘云”。

  礼遇模范,以制度善意呵护凡人微光。洛阳始终秉持对榜样(bǎngyàng)人物“高看一眼(yīyǎn),厚爱三分”的态度,通过政策保障、福利馈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对榜样人物进行关爱帮扶,大力倡导全社会关爱礼遇道德模范、身边(shēnbiān)好人等模范人物,不断引领人们(rénmen)将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让好人好事(hǎorénhǎoshì)层出不穷,让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文脉滋养,在古今辉映(huīyìng)中定义美好生活。举办“知洛阳爱(ài)洛阳城市文明共践行”首届城市文明生活季活动,培育“文明推介官”162名;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chóngyángjié)等(děng)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让传统节日在基层火起来;实施文艺文化精品打造工程(gōngchéng),打造“黄河之声”音乐会等惠民品牌,让公共文化服务可亲可及;联动《元梦之星(yuánmèngzhīxīng)》《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开发文创、举办大赛,积极探索讲好(jiǎnghǎo)“洛阳故事(gùshì)”的另一种可能。

  时代楷模陈俊武院士七十载坚守石化科研(kēyán),全国道德模范李俊贤院士毕生践行科技报国,“中国好人”吴拥军扎根栾川深山为特殊(tèshū)儿童筑梦,全国文明家庭成员王丛(wángcóng)苗用铅笔绘出“最早的中国”……河洛大地上,科研攻坚(gōngjiān)者的执着、非遗守护者的匠心与凡人英雄的热血,在历史(lìshǐ)与现实的交响乐中熔铸成新时代文明坐标。

  以文明实践浸润(jìnrùn)百姓生活

  “外卖骑手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为我(wǒ)们的生活带来(dàilái)了便利。能参与这次文明实践活动,为他们做点实事,我觉得特别有(yǒu)意义(yìyì)。”20日,在洛龙区展览路上的一家理发店内,店主陈先生一边熟练地为外卖小哥理发,一边感慨。

  当日,由(yóu)团市委发起的“免费理发日”文明实践活动启动首场“全城义剪”。以后,每月20日,全市27家爱心理发店都(dōu)会为新就业群体免费理发,用行动致敬城市守护者(shǒuhùzhě)。

  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洛阳立足“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shídài)文明实践的“洛阳模式”,将(jiāng)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yánshēn)至城市肌理的最深处,让文明的种子在千年古都生根发芽(fāyá)。

  推进阵地建设(jiànshè)(jiànshè),夯实服务根基。洛阳通过“三级书记”主抓机制,建成15个(gè)新时代(shídài)文明(wénmíng)实践(shíjiàn)中心、19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7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县(区)、乡镇(xiāngzhèn)(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网络。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让阵地建设融入“家门口”的服务,成为群众推门可见、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

  培优特色项目,激活(jīhuó)内生动力。出台《洛阳市关于孵化培育“三自”组织的实施方案》《洛阳市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种子(zhǒngzi)计划(jìhuà)”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培育14170个(gè)(gè)自治组织、5375个自乐组织、6938个志愿组织,实现群众自我(zìwǒ)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开展项目展示交流,挖掘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项目,打造182个群众参与度高、特色鲜明、可持续运转的文明实践“1+6”活动品牌(pǐnpái),提高文明实践项目化水平。

  探索“洛阳模式(móshì)”,构建长效机制。洛阳以“社区(shèqū)邻里(línlǐ)日”暨(jì)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社区文化和文明实践品牌,4年累计举办3600余场(yúchǎng)活动,发动3.2万名(wànmíng)志愿者服务96.9万人次,让“钢筋森林”里重现“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夜间模式、假期模式、共享模式,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chàngxì)”的生动局面。打造“洛城有爱暖心有我”为民服务品牌,以小(yǐxiǎo)行动汇聚大爱心,累计开展2700余场活动,惠及群众23.5万人次。

  以文明创建统领城市(chéngshì)提质

  “早就听说(shuō)这里大变样,今天来实地感受一下,确实很有格调(gédiào)!”近日,在城市阳台观景平台,市民刘先生边说边举起手机拍照“打卡(dǎkǎ)”。

  从过去设施陈旧、利用效率不高的体育场(tǐyùchǎng),到如今深受市民欢迎的热门打卡地,西工体育场的变化是我市城市(chéngshì)提质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洛阳将文明创建和(hé)城市(chéngshì)提质深度融合,以“两建设、三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xiǎoqū)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微改造)为重点(zhòngdiǎn),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完善提升(tíshēng),助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质量,进一步让文明创建与群众福祉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创新机制强(qiáng)保障。出台《关于推动(tuīdòng)城市有机更新实现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的实施意见》《洛阳市城市风貌管控导则》等(děng)政策文件(wénjiàn),在土地规划、行政审批、资金保障等方面,明确配套支持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谋划城市更新项目超600个(gè),19个项目被纳入国家政策支持范围,城市阳台一期、玄武门大街一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

  传承文脉(wénmài)显特色。洛阳注重(zhùzhòng)塑造城市调性,通过打磨城市风貌、肌理格局、街区尺度、文化(wénhuà)特色等细节,着力建设有南方(nánfāng)城市感觉的北方城市、有烟火气的千年古都、有小资情调的品质城市。西工小街、魏坡·新序等一系列“有感觉、能打卡、可传播”的小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千年古都焕发“精而雅”的新魅力(mèilì)。

  办好实事惠民生。洛阳(luòyáng)坚持以人民(rénmín)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邻里中心作为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公共服务进社区的重要抓手,积极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建成邻里中心363个,打造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邻里中心布局体系(tǐxì),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创新推行老旧小区改造“基础包+升级包”模式:将雨污分流、缆线规整等6类“必改项(bìgǎixiàng)”作为民生底线工程,同步推出(tuīchū)运动休闲场地、邻里中心,加装电梯等“自选项”,进一步(jìnyíbù)提升居民(jūmín)生活品质。

  从体育场蝶(dié)变为城市“会客厅”,从历史街区焕新为文化“新地标”,从老旧(lǎojiù)社区升级为便民“幸福圈”,洛阳以文明(wénmíng)创建为统领,将制度创新、文脉(wénmài)赓续与民生关切熔铸一体,让城市提质的每一步(yībù)都浸润文明底色,让文明创建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幸福实践。

  站在新起点,洛阳将继续深入(shēnr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wénmíng)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quánmiànluòsh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gōngzuò)部署要求,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加快(jiākuài)推进现代化洛阳建设汇聚起强大精神文明动力。(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tōngxùnyuán) 陈志强)

农田“高标准” 粮仓根基稳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