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让爱无“碍”|许加良:重疾致残始种藕 带动致富靠双手

体育正文 190 0

让爱无“碍”|许加良:重疾致残始种藕 带动致富靠双手

让爱无“碍”|许加良:重疾致残始种藕 带动致富靠双手

4月23日,在全国双拥(shuāngyōng)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宿迁第五次捧回“全国双拥模范城”这块沉甸甸的牌子(páizi)。

这一荣誉背后,是宿迁(sùqiān)党政军民同心合力将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扎根西楚大地的坚守,承载着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和双拥各项工作、推进军民深度(shēndù)融合的担当,尽显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xīnliánxīn),携手并肩的奋斗(fèndòu)姿态。

高位推动筑基,“拥军(yōngjūn)红”闪耀西楚城

“循大道,至万里。”巩固(gǒnggù)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关系(guānxì),具有重大意义。

多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牢固(láogù)树立(shùlì)抓经济不忘固国防、搞建设不忘兴武装、谋发展不忘强战备的观念,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地方(dìfāng)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目标,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内涵(nèihán),打造了军地共同参与、深度融合发展的双拥“新”品牌。

宿迁坚持做到跟进保障,把服务练兵备战(bèizhàn)作为拥军支前的主责主业,全力支持配合部队开展训练演习(yǎnxí)、战备执勤、维稳处突等多样化的军事任务,真正形成了部队练打仗、地方(dìfāng)练支前、合力抓落实的生动(shēngdòng)局面。近年来,宿迁借助科技资源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对民兵训练基地等进行升级(shēngjí)改造。

在市委(shìwěi)、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从制度完善到政策落实,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环环相扣(huánhuánxiāngkòu),如和风细雨般润泽着西楚大地,“拥军红”成为宿迁最(zuì)亮丽的发展底色。

共建共促(gòngcù)聚力,“迷彩绿”感受城市暖

“没想到退役手续能这么快(kuài)办好!”3月3日,退役军人(jūnrén)刘硕拿到手续时感慨万千。近年来,宿迁以“军人退役改革‘一件事’网上办理试点”为契机,以军人退役“最多(zuìduō)跑(pǎo)一次”理念为指引,通过部门协同、事项(shìxiàng)(shìxiàng)整合、材料简化、流程再造,积极探索军人退役“一件事”改革,涉及军人退役的15个事项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限时办结”。

宿迁对军人的(de)尊崇,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在移交(yíjiāo)安置方面,宿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bǎozhàngfǎ)》、《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精心打造“舒心”工程。从每年编制《全市退役军人及随调家属安置计划方案》“一揽子”方案到细化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全链条”工作(gōngzuò)机制》,再到制定出台《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选岗后送人到岗工作机制》,每一个环节(huánjié)都彰显(zhāngxiǎn)着对退役军人的关怀。

如今,宿迁(sùqiān)转业军官全部安置到行政单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进事业单位(shìyèdānwèi)比例逐年攀升,这背后是宿迁深挖岗位资源、优化安置流程(liúchéng)的不懈努力,是对退役军人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最好回报。

双拥共建(gòngjiàn)活动更是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宿迁严格落实军地(dì)互办实事“双清单(qīngdān)”制度。每年重要节日,开展军地联谊、军民文艺汇演、走访慰问等军民共建活动。持续与(yǔ)“宿迁舰(jiàn)”、“骆马湖舰”、“洪泽湖船”开展舰城共建活动,完善舰船官兵训练、生活设施,不断擦亮“一城两舰一船”共建品牌,让军民共建的友谊之花在碧海蓝天间(jiān)绚丽绽放。

矩阵宣传引航,“拥(yōng)军情”奏响最强音

4月3日下午,海军骆马湖舰官兵代表一行(yīxíng)莅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不仅(bùjǐn)点燃了学子从军报国的热情,更引导(yǐndǎo)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投身国防建设的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军民(jūnmín)融合写下鲜活注脚。

官兵为师生带来一堂(yītáng)生动(shēngdòng)的国防(guófáng)教育课,以骆马湖舰的实战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海军官兵维护(wéihù)国家海洋权益的使命担当。“这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强军梦也是青年梦!”该校一名国防教育学院学生表示。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guófáng)教育,有助于引导全社会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zhīchí)、参与国防建设,从而汇聚起众志成城(zhòngzhìchéngchéng)、强国强军的强大意志力量。

在激励参军方面,宿迁(sùqiān)对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凭入伍的(de),分别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6000元、10000元的标准(biāozhǔn)发放义务兵入伍专项慰问金,并分别按照当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40%至60%标准增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有效调动(diàodòng)了大学毕业生入伍的积极性,提高了兵员质量(zhìliàng)。

红色阵地的建设则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课堂。步入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满是补丁的军装,无声诉说着军民并肩作战、抵御外敌的英勇事迹;走进(zǒujìn)泗洪县大王庄新四军四师旧址,土坯房、老灶台仿佛重现当年百姓(bǎixìng)为战士送粮送衣(sòngyī)、照顾伤员的温馨场景;置身宿北(sùběi)大战遗址公园,战壕遗迹、战斗雕塑勾勒出军民用血肉之躯捍卫家园的壮烈画面……每年(měinián)超200万人次走进宿迁(sùqiān)红色教育基地,在历史的回响中(zhōng),感受着深厚的双拥情怀,聆听(língtīng)着跨越时空的动人故事。

2023年,新建市国防教育馆、市双拥工作展示馆和马陵(mǎlíng)公园园史馆,形成“一园五馆一基地(jīdì)”总体格局,宿北大战纪念馆也被(bèi)命名为全市首家(shǒuji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江苏省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

标杆(biāogān)引领的(de)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宿迁持续开展“最美(zuìměi)退役军人”、“最美拥军(yōngjūn)人物”、“最美军嫂”等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全国(quánguó)模范退役军人”唐明清、全国先进工作者朱修永、江苏省(jiāngsūshěng)最美退役军人王爱东、柏华基、陈茂章、施俊山等一大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双拥事业中来,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nónghòu)氛围。

鱼水情深共进,“军民情”谱写(pǔxiě)新华章

购药8.8折(zhé)、理发16.8元、洗衣5.5折……走进宿迁宿豫区九龙江路双拥示范街,“宿优享”联盟商家的优惠标识(biāozhì)格外醒目。

“现在我们街上大半的商户都是‘联盟成员’,只要是军人(jūnrén)军属到店来(lái)买药都可享受8.8折优惠,能有机会为广大军人军属服务特别(tèbié)自豪!”九龙江路上的一家药店店员说。

“宿优享”社会化拥军优抚品牌,是(shì)宿迁双拥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全市15个行业5000余家单位成为(wèi)联盟单位,14.6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qítā)优抚对象享受优先、优质、优待等服务,每年为优抚对象优惠(yōuhuì)减免约1000万元。

除了生活优待,宿迁还在退役军人就业创(chuàng)业上持续发力。宿迁实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chuàngyè)“三年行动计划”、“百千万行动计划”、“千企大走访”暨“三送三促”活动,推进“戎归宿·创未来”退役军人创业工作。连续五年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评选发布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典型人物(diǎnxíngrénwù)30余人,遴选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jīdì)100家(jiā),在全社会营造(yíngzào)关心支持退役军人创业的良好氛围。

军民同心的故事,向来都是双向(shuāngxiàng)奔赴的温暖(wēnnuǎn)。在助学救困中,100多万元的捐助改善了学校条件,资助了困难学生;在精准帮扶里,2个经济(jīngjì)薄弱(bóruò)村面貌(miànmào)焕然一新,30户困难家庭实现脱贫;在抢险救灾时,官兵们冲锋在前,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驻宿部队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支持地方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为“第二故乡”的改革发展(fāzhǎn)稳定(wěndìng)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宿迁人民的广泛赞誉。

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qiánlù)万木春。对宿迁(sùqiān)而言,“五连冠”是荣耀的加冕,更是(gèngshì)奋斗的新起点。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与双拥情怀的土地上,军政军民团结一心,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目标奋勇前行。展望未来,宿迁将赓续红色血脉(xuèmài)、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持续深化双拥模范城(mófànchéng)创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jūnduì)建设,书写更多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宿迁篇章(piānzhāng)”。(江苏省双拥办)

让爱无“碍”|许加良:重疾致残始种藕 带动致富靠双手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