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小麦进入灌浆期 蓝莓、西瓜也在抢“鲜”机

体育正文 151 0

小麦进入灌浆期 蓝莓、西瓜也在抢“鲜”机

小麦进入灌浆期 蓝莓、西瓜也在抢“鲜”机

小满时节,北方冬小麦(dōngxiǎomài)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饱满。眼下,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的近29万亩小麦正值灌浆期,这个阶段是小麦养根护叶的重要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预防干热风以及防治(fángzhì)病虫害,当地对小麦展开(zhǎnkāi)浇灌及“一喷三防”作业。具体情况(jùtǐqíngkuàng)来看前方总台(zǒngtái)记者王帅南的介绍。

总台记者 王帅南:我现在是在高阳县庞口镇的一个小麦单产提升项目(xiàngmù)高产示范片(shìfànpiàn)区内,这里种有近(jìn)3000亩成方连片的小麦,现在小麦已经长到70多厘米高,还有二十多天就能开镰收割了。

据常年在这里(zhèlǐ)提供农技指导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介绍,现在这里的小麦正处于关键的灌浆期,在这期间麦穗中(zhōng)的籽粒会持续吸收水分和养分,这时候管理得好,小麦籽粒就(jiù)会饱满;如果(rúguǒ)管得不好,就会干瘪,会直接影响产量。

怎么管理呢?首先我们来说说浇水。这个周期浇的水,也被(bèi)称为灌浆水。什么时候(shíhòu)浇,不再靠过去种地的老把式经验判断了。田里智能气象监测站,它能监测近一个月、近一周还有(yǒu)当天的土壤墒情。有了它提供(tígōng)的监测信息,农户们浇灌浆水也就有了更为精准的依据。

说到浇地,这里也十分地方便(biàn),农户们只需要用手机一键(yījiàn)操作就能开始,操作者也不用守着庄稼,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完成。

在我身旁的麦田正在浇灌浆水,水是(shì)从黑色滴灌带的小孔里滴在小麦的根部(gēnbù),别小瞧了这一个小孔,它(tā)可以说是实现了精准浇灌,滴出来的水能覆盖周围30厘米直径的范围。

通过这种(zhèzhǒng)“小水滴灌”的方式(fāngshì),小麦(xiǎomài)根部既不缺水,同时土壤也不会出现含水量过大而松软的情况,遇到大风时小麦也不会倒伏(dǎofú)。这个滴灌带是小麦播种时,同步铺设到地里的,它能兼顾小麦以及小麦丰收后轮作玉米的用水需求。

这种浅埋滴灌(dīguàn)的节水技术,每亩地可节约(jiéyuē)水100立方米左右、节约肥料30公斤。

小麦(xiǎomài)快熟的时候,天气也越来越热了,这时候最怕的是“干热风”。“小水滴灌”不仅是灌浆水,同时这水也增加(zēngjiā)了土壤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xiǎoqìhòu),预防“干热风”危害(wēihài)。此外,在农技专家建议下(xià),这里还利用无人机二次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zuòyè),这样不仅增强叶片抗蒸腾(zhēngténg)、防止早衰,还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并且兼顾防治小麦蚜虫和白粉病。在这样精细管理下,预计今年这里的小麦亩产将会达到1400多斤。

基质蓝莓迎丰收 连夜采摘抢(qiǎng)“鲜”机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依托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蔬菜、水果(shuǐguǒ)、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助力(zhùlì)农民增收致富。现在,湖北安陆市赵棚镇团山村的千亩基质蓝莓基地迎来采收小高峰,个(gè)大饱满(bǎomǎn)、果香四溢的蓝莓挂满枝头。为了保证蓝莓在第二天新鲜上市,工人们开启深夜抢“鲜”模式(móshì)。

夜幕降临(yèmùjiànglín),赵棚镇团山村的基质蓝莓基地却一片繁忙。记者在基地大棚看到,工人们借着灯光,熟练地(shúliàndì)采摘、打包新鲜蓝莓。

采摘(cǎizhāi)工人 王进从晚上7点多开采摘,到深夜11点多钟,可以(kěyǐ)采摘100多斤鲜果。

这些被采摘的蓝莓将连夜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最大程度保证新鲜。基质种植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根据蓝莓生长需求(xūqiú)科学配置基质、水肥(shuǐféi)配方,对蓝莓生产过程精准管控,不仅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chǎnliàng),也能够实现错峰成熟,延长蓝莓市场的供应(gōngyìng)期(qī),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基质蓝莓基地负责人 江海洋:我们1000亩基质蓝莓,预计今年的产量能(néng)达到80万斤,按市场价(shìchǎngjià)估算可实现营收超4000万元。

打造西瓜智慧大棚(dàpéng) 助力丰产增收

这段时间,天津市(tiānjīnshì)静(jìng)海区的西瓜陆续成熟。当地利用科技赋能西瓜生产,同时打通多种销售渠道,让农户增产又增收。

总台记者 陶冀哲我现在是在天津静海区的西瓜大棚,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cǎizhāi)。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dìlǐ)优势,西瓜的营养价值丰富、含钾量高,里面果肉清甜脆嫩、汁水(zhīshuǐ)饱满。

静海区台头(táitóu)镇是天津市西瓜的(de)传统产区,这里西瓜的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预计年产量达到4.5万吨。今年,当地引进试种了真甜101、冰糖籽等多个新品种,还打造了西瓜智慧大棚(dàpéng),配备了先进的环境监测(huánjìngjiāncè)系统。

农户 陈佳乐:能够及时(jíshí)感应大棚里的光照、温度、湿度,并且根据西瓜的长势可以自动控制大棚里的风口、天窗还有(háiyǒu)大棚里的遮阳帘。

丰收的西瓜也引来不少(bùshǎo)(bùshǎo)批发商,记者看到,现场有不少车辆正在排队等待装车,这些西瓜将主要运往京津冀地区销售。

小麦进入灌浆期 蓝莓、西瓜也在抢“鲜”机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