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支龙舟代表队在刺猬河上竞技,北京良乡大学城举办龙舟赛
15支龙舟代表队在刺猬河上竞技,北京良乡大学城举办龙舟赛
15支龙舟代表队在刺猬河上竞技,北京良乡大学城举办龙舟赛原标题:跨域立案 执行协作(xiézuò)再提速
京津冀三地(sāndì)法院擦亮同城效应名片
北京(běijīng)金融法院调解跨域金融纠纷
通州法院赴天津(tiānjīn)异地执行
平谷法院设跨域立案(lìàn)服务窗口
河北的罗先生人在天津务工,却能在北京的法院立案,网上审理,假(jiǎ)都没请就拿到了车祸后的赔偿款;北京一公司通过以资抵债(yǐzīdǐzhài),成为了天津一处别墅的“准(zhǔn)房主”,遭遇了持续4年(nián)的腾退难题,直到北京通州法院执行法官赶赴天津异地执行,才终于清空了房屋。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法院积极探索区域法治协同创新实践,实现跨域(kuàyù)立案全覆盖,强化三地联动(liándòng)执行,司法审判“同城效应(xiàoyìng)”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是昌平法院的(de),这两位是河北雄县(xióngxiàn)法院的,有个案子他(tā)们需要和你聊聊。”家住北京昌平的被执行人卫某怎么也没想到,河北法院的法官竟和北京昌平法院的执行法官一起来家中堵他,还掏出(tāochū)了司法拘留决定书。
今年5月7日,河北雄县法院的法官和助理跨越近200公里,来到北京昌平法院执行局请求(qǐngqiú)协助异地拘留被执行人卫某。据介绍(jùjièshào),卫某曾与河北市民许某是朋友(péngyǒu),在向许某借(jiè)了45万元后,便仗着两地相隔甚远玩起了失踪,拒绝还钱。
负责接待的是北京昌平法院执行法官曹成旭(cáochéngxù),“我们也经常需要异地执行,明白其中的难处。人手不足(rénshǒubùzú)、地形道路不熟悉(shúxī)、口音差异、与当地职能部门协作速度慢……可能只是法官问个路的工夫,就给了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机会。而异地联动执行协作,可借助当地法院解决(jiějué)这些难题,最大限度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有效捍卫(hànwèi)司法权威。”
北京昌平法院执行(zhíxíng)局立即调配曹成旭和3名法警,带着雄县法院的执行法官来到了(le)小汤山卫某所在的住处。
听说来的(de)是河北雄县(xióngxiàn)法院的法官,卫某称没钱,摆出了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他(tā)是觉得雄县离得远,不可能总来北京找他。”曹成旭说,他提议将卫某带回执行局。调解室里,两地执行法官与卫某讲解了异地执行拘留的工作机制,并(bìng)表明拒执的后果。
迫于压力,卫某当即掏出部分钱款,并表示愿意分期(fēnqī)偿还。
今年6月12日,北京通州法院执行法官来到天津南开区一栋别墅,在天津南开法院的协助下对这套别墅进行强制腾退,并(bìng)清退(qīngtuì)久居其中的闲散人员(rényuán)。
“北京某(mǒu)公司因与被执行人许某(xǔmǒu)存在债务纠纷,之后(zhīhòu)法院对许某的一套别墅进行法拍,流拍后,许某以别墅抵债。”北京通州法院执行局法官马国磊说(shuō),之后,别墅被案外人蒋某长期占有、使用,拒不(bù)向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官也曾前往现场,张贴拍卖公告等,但对方始终不配合。
“几年来我们公司一直在等待案外人腾房的这一天,他们(tāmen)多次找借口拖延。”公司代表易先生(xiānshēng)说。
当天,天津南开法院副院长(yuànzhǎng)董巍(dǒngwēi)和两名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一起赶到现场协助执行,他清楚记得(jìde),2023年以来,南开法院接到京冀两地法院的委托案件共有200多件,南开法院委托京冀法院执行的案件共有1038件。
经过近5个小时的(de)工作,几名阻碍执行的无关人员被法院带离(dàilí),此次腾退工作顺利完成。
据北京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高院强化三地执行(zhíxíng)(zhíxíng)联动,执行事项委托、异地执行协助、被执行人联动查控、查控财产异地处置(chǔzhì)等执行协作机制不断迭代升级。规范开展跨域异地执行、委托执行工作(gōngzuò),2024年,三地法院间(jiān)开展异地拘留、扣押车辆、腾退房屋等执行事项200余次,相互委托办理执行事项3万余件。目前,北京法院已协助津冀法院完成两(liǎng)批次14辆带指标京牌小客车司法处置。
2019年春,刚过完春节,车祸(chēhuò)后伤势未愈的罗先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河北兴隆老家去天津务工。他的车祸是前一年在(zài)北京务工时发生的,因为文化程度有限,不懂如何起诉,一直(yìzhí)没拿到赔偿金。
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罗先生(luóxiānshēng)决定到法院试一试,来到(láidào)了天津蓟州区法院。“你这是在北京出的事儿,要(yào)去北京起诉。”当在立案大厅听别人说要去车祸事发地起诉时,罗先生又打起了退堂鼓。他怕耽误工作,也担心交通(jiāotōng)、吃住花钱。
“现在京津冀支持跨域立案了。”听了蓟州区法院(fǎyuàn)工作人员的话,罗先生赶紧将(jiāng)已经揉搓成团的起诉书重新摊平,递(dì)了上去(shǎngqù)。工作人员完整地听取了罗先生的诉求后,指导其按照标准格式重新拟定起诉书,并整理了相关证据材料,通过跨域立案系统,在北京平谷(pínggǔ)法院提出立案。该案也是北京平谷法院首起跨域立案案件。
北京平谷法院与津冀(jì)接壤,经常会遇到与罗先生类似的(de)津冀当事人。因对诉讼环节不了解,很多当事人仅立案环节就要(jiùyào)往返几次才能成功。为此,平谷法院率先实践跨域立案机制。
平谷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张久松是跨域(kuàyù)立案小组成员,“除了(chúle)路程远外,很多当事人(dāngshìrén)有浓重的口音(kǒuyīn),法官很难细致、完整理解他们的诉求,对当事人也是一种不便。”实施跨域立案之后,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考虑到(dào)当事人(dāngshìrén)出庭的困难,平谷法院还积极推进网上开庭,当时罗先生(luóxiānshēng)的案件就是通过网上系统庭审的。”张久松说,罗先生不仅很快拿到了赔偿(péicháng),还因为案子在北京审理,依照北京的赔偿标准,他拿到的赔偿比在老家还高一些。
“我是真没想到,我人在(zài)天津(tiānjīn),在北京立上案了,还能通过网络开庭,假都不用请。”罗先生庭审后说。
北京平谷(pínggǔ)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刘晓娟介绍,平谷法院积极推动(tuīdòng)跨域(kuàyù)网上立案,设立“跨域立案服务窗口”,组建(zǔjiàn)跨域立案小组;建立跨域立案联合审查(shěnch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案件识别管理和关联案件检索机制,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跨域立案综合渠道体系,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同时结合(jiéhé)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和案件办理情况,围绕个案、类案等,建立分条线联席会议制度,并与河北兴隆县法院、天津蓟州区法院等建立常态(chángtài)化联络机制。
京津冀法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le)跨域网上立案服务(fúwù),并进一步优化诉讼服务,完善“云法庭”等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依法保障京津冀三地(sāndì)群众便捷参与诉讼。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法院(fǎyuàn)网上立案率46.6%,在线庭审率65.5%,电子(diànzi)送达覆盖率85.1%,一站式在线诉讼平台(píngtái)为当事人提供在线服务570万次。
两地法院守护跨界水库(shuǐkù)
官厅水库(guāntīngshuǐkù)横跨北京延庆和河北张家口怀来县,是一座大型跨界(kuàjiè)水库。其中,官厅水库延庆水域在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de)规定禁止(jìnzhǐ)进行捕捞活动;而怀来水域则是规定,每年(měinián)4月(yuè)至8月15日为禁渔期。同一水库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实行不同的功能区划分(huàfēn)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得两地群众对官厅水库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这难免会(nánmiǎnhuì)让一些公众产生在水库这边捕鱼没什么大事,在那边应该也没事的错觉。要打消那些投机分子的侥幸心理,就要求我们两地法院必须向前一步(yībù)、走远一些、多做一点。”北京延庆法院八达岭(bādálǐng)法庭(环资法庭)庭长孙世乐介绍(jièshào)。
2023年9月,北京延庆与(yǔ)河北怀来、河北赤城三地法院进一步深化(shēnhuà)环境资源跨域保护司法协作,就惩处跨地区(kuàdìqū)(kuàdìqū)污染环境等严重破坏地区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开展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实践、建立跨地区联席法官会议机制等达成一致意见。
2024年3月,北京(běijīng)延庆法院办理了北京史上规模最大(zuìdà)的非法捕捞水产品(shuǐchǎnpǐn)系列案件。该案中三个犯罪团伙和自捕自售人员周某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使用北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工具非法捕捞鱼(yú)、虾等水产品,非法获利400余万元,涉案(shèàn)受损生态环境所需修复费用高达732万余元。
办理该案时,北京(běijīng)延庆和河北怀来(huáilái)两地法院(fǎyuàn)通过召开跨域(kuàyù)联席法官会议,对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的证据审查标准、法律适用等问题逐项进行讨论,确保该案依法公正办理,同时为两地后续同类型案件办理统一了裁判标准和尺度。
在办理案件时(shí),孙世乐对部分生活困难的(de)当事人进行了走访调查。他发现,有(yǒu)的当事人家庭收入有限,生活较为困难,便将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向合议庭反馈,与河北怀来法院、检察院及属地行政机关就“劳务代偿”事宜多次会商,充分(chōngfèn)考量生态修复与被告生存发展之间的平衡,探索出(chū)了“劳务代偿+碳汇认购”的多元修复模式。
最终,北京延庆法院对(duì)该系列案件的34名刑事被告人分别判处(pànchǔ)有期徒刑两年九个月到拘役五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判决(pànjué)45名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732万余元。
“经此一案,京冀两地法院的环境资源保护司法(sīfǎ)协同日益走深走实。只要是做了破坏官厅水库生态环境的事情,不管在北京还是在河北(héběi),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而且执法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孙世乐说(shuō)。
据了解,北京已有八家中基层法院挂牌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协同天津、河北毗邻法院全方位(quánfāngwèi)推进长城、大运河、永定河、密云水库、官厅水库(guāntīngshuǐkù)、太行山等重点区域和绿色生态廊道的跨域保护,实现跨省生态环境保护司法(sīfǎ)协作(xiézuò)机制全域覆盖,有效提升(tíshēng)环境资源跨域司法保护效能。
采用“双向评估(pínggū)+调解”方式
2023年,北京金融法院审理了一起标的(de)额超2亿元的金融不良(bùliáng)债权追偿纠纷案,涉及京津冀四家企业(qǐyè),案件涉及抵押的资产中,有天津某处待交付的楼盘。
案件起因(qǐyīn)源于其中天津甲公司(gōngsī)未能清偿到期债务,北京某资产管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yāoqiú)天津甲公司还款,并要求天津某集团公司、天津乙公司等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案件审理过程(guòchéng)中,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庭长丁宇翔发现,债务违约系个别项目影响其正常经营,造成资金短缺所致(suǒzhì),并非恶意违约。
“当时(dāngshí)几方(jǐfāng)都相继找到我,希望能够尽快解决,不然的(de)话资金链断裂,受影响的不仅仅(bùjǐnjǐn)是这几家公司,还包括京津冀三地众多的购房者。”丁宇翔说,虽然对于审判团队而言裁判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但简单(jiǎndān)裁判可能(kěnéng)导致债务人(rén)企业及保证人企业正在洽谈的商业融资项目搁置,进而影响债务人及保证人的经营发展。因此,审判团队决定尝试采用“双向评估+双向化解”方式,与原、被告分别进行沟通,开展调解工作。
据介绍,“双向评估+调解”即对金融纠纷案件从(cóng)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评估和对“当事人需求+心理(xīnlǐ)预期(yùqī)”开展评估,准确把握当事人的(de)核心需求和心理底线,避免了仅从法律条文出发的片面性,为纠纷的妥善解决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方向指引。
协商过程中,天津(tiānjīn)多个(duōgè)政府部门也特意来到北京金融法院与丁宇翔(dīngyǔxiáng)见面,一方面讲述该案产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询问法官,希望法官为协调、处理后续问题提出专业的法律支持。丁宇翔团队则安排专人收录(shōulù)各方情况,并一一解答,提出建议。
最终,通过法院的(de)努力,促成该案各方达成和(hé)解,当前,丁宇翔团队依旧在与天津多部门保持联系,为后续处理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近年来(jìnniánlái),北京金融法院积极回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金融领域(lǐngyù)的司法需求,通过典型案例示范、跨域数据共享、专业审判团队建设等措施,为京津冀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提供全周期法治支撑(zhīchēng)。
据北京高院透露,为服务保障京津冀一流营商(yíngshāng)环境建设,2024年北京法院围绕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形势任务,推出(tuīchū)30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着力优化审判流程,大力压缩(yāsuō)商事(shāngshì)案件审判周期,商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减少到80.2天。
北京高院协同津冀高院建立数据资源定期交换机制,实现市场主体和律师(lǜshī)电子送达地址、司法鉴定、破产(pòchǎn)管理人名册等信息(xìnxī)三地法院全面共享。深度参与服务保障“两区”建设和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提升行动,赴(fù)天津、河北跨域开展(kāizhǎn)巡回审判,积极回应京津冀企业高质量发展司法需求。
据天津高院统计,2024年,天津法院紧扣京津冀(jīngjīnjì)协同发展(fāzhǎn)战略,审理涉京津冀三地的(de)产业承接、高铁建设等案件30813件,在京津产业新城等园区设立法官联系点,与京冀法院签订加强司法(sīfǎ)协作等17项合作协议(xiéyì),开展跨域立案(lìàn)、委托查控等司法协作23517次。围绕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加大涉外审判力度,审结涉及69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件707件,办理国际司法协助126件。

原标题:跨域立案 执行协作(xiézuò)再提速
京津冀三地(sāndì)法院擦亮同城效应名片

北京(běijīng)金融法院调解跨域金融纠纷

通州法院赴天津(tiānjīn)异地执行

平谷法院设跨域立案(lìàn)服务窗口
河北的罗先生人在天津务工,却能在北京的法院立案,网上审理,假(jiǎ)都没请就拿到了车祸后的赔偿款;北京一公司通过以资抵债(yǐzīdǐzhài),成为了天津一处别墅的“准(zhǔn)房主”,遭遇了持续4年(nián)的腾退难题,直到北京通州法院执行法官赶赴天津异地执行,才终于清空了房屋。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法院积极探索区域法治协同创新实践,实现跨域(kuàyù)立案全覆盖,强化三地联动(liándòng)执行,司法审判“同城效应(xiàoyìng)”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是昌平法院的(de),这两位是河北雄县(xióngxiàn)法院的,有个案子他(tā)们需要和你聊聊。”家住北京昌平的被执行人卫某怎么也没想到,河北法院的法官竟和北京昌平法院的执行法官一起来家中堵他,还掏出(tāochū)了司法拘留决定书。
今年5月7日,河北雄县法院的法官和助理跨越近200公里,来到北京昌平法院执行局请求(qǐngqiú)协助异地拘留被执行人卫某。据介绍(jùjièshào),卫某曾与河北市民许某是朋友(péngyǒu),在向许某借(jiè)了45万元后,便仗着两地相隔甚远玩起了失踪,拒绝还钱。
负责接待的是北京昌平法院执行法官曹成旭(cáochéngxù),“我们也经常需要异地执行,明白其中的难处。人手不足(rénshǒubùzú)、地形道路不熟悉(shúxī)、口音差异、与当地职能部门协作速度慢……可能只是法官问个路的工夫,就给了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机会。而异地联动执行协作,可借助当地法院解决(jiějué)这些难题,最大限度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有效捍卫(hànwèi)司法权威。”
北京昌平法院执行(zhíxíng)局立即调配曹成旭和3名法警,带着雄县法院的执行法官来到了(le)小汤山卫某所在的住处。
听说来的(de)是河北雄县(xióngxiàn)法院的法官,卫某称没钱,摆出了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他(tā)是觉得雄县离得远,不可能总来北京找他。”曹成旭说,他提议将卫某带回执行局。调解室里,两地执行法官与卫某讲解了异地执行拘留的工作机制,并(bìng)表明拒执的后果。
迫于压力,卫某当即掏出部分钱款,并表示愿意分期(fēnqī)偿还。
今年6月12日,北京通州法院执行法官来到天津南开区一栋别墅,在天津南开法院的协助下对这套别墅进行强制腾退,并(bìng)清退(qīngtuì)久居其中的闲散人员(rényuán)。
“北京某(mǒu)公司因与被执行人许某(xǔmǒu)存在债务纠纷,之后(zhīhòu)法院对许某的一套别墅进行法拍,流拍后,许某以别墅抵债。”北京通州法院执行局法官马国磊说(shuō),之后,别墅被案外人蒋某长期占有、使用,拒不(bù)向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官也曾前往现场,张贴拍卖公告等,但对方始终不配合。
“几年来我们公司一直在等待案外人腾房的这一天,他们(tāmen)多次找借口拖延。”公司代表易先生(xiānshēng)说。
当天,天津南开法院副院长(yuànzhǎng)董巍(dǒngwēi)和两名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一起赶到现场协助执行,他清楚记得(jìde),2023年以来,南开法院接到京冀两地法院的委托案件共有200多件,南开法院委托京冀法院执行的案件共有1038件。
经过近5个小时的(de)工作,几名阻碍执行的无关人员被法院带离(dàilí),此次腾退工作顺利完成。
据北京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高院强化三地执行(zhíxíng)(zhíxíng)联动,执行事项委托、异地执行协助、被执行人联动查控、查控财产异地处置(chǔzhì)等执行协作机制不断迭代升级。规范开展跨域异地执行、委托执行工作(gōngzuò),2024年,三地法院间(jiān)开展异地拘留、扣押车辆、腾退房屋等执行事项200余次,相互委托办理执行事项3万余件。目前,北京法院已协助津冀法院完成两(liǎng)批次14辆带指标京牌小客车司法处置。
2019年春,刚过完春节,车祸(chēhuò)后伤势未愈的罗先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河北兴隆老家去天津务工。他的车祸是前一年在(zài)北京务工时发生的,因为文化程度有限,不懂如何起诉,一直(yìzhí)没拿到赔偿金。
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罗先生(luóxiānshēng)决定到法院试一试,来到(láidào)了天津蓟州区法院。“你这是在北京出的事儿,要(yào)去北京起诉。”当在立案大厅听别人说要去车祸事发地起诉时,罗先生又打起了退堂鼓。他怕耽误工作,也担心交通(jiāotōng)、吃住花钱。
“现在京津冀支持跨域立案了。”听了蓟州区法院(fǎyuàn)工作人员的话,罗先生赶紧将(jiāng)已经揉搓成团的起诉书重新摊平,递(dì)了上去(shǎngqù)。工作人员完整地听取了罗先生的诉求后,指导其按照标准格式重新拟定起诉书,并整理了相关证据材料,通过跨域立案系统,在北京平谷(pínggǔ)法院提出立案。该案也是北京平谷法院首起跨域立案案件。
北京平谷法院与津冀(jì)接壤,经常会遇到与罗先生类似的(de)津冀当事人。因对诉讼环节不了解,很多当事人仅立案环节就要(jiùyào)往返几次才能成功。为此,平谷法院率先实践跨域立案机制。
平谷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张久松是跨域(kuàyù)立案小组成员,“除了(chúle)路程远外,很多当事人(dāngshìrén)有浓重的口音(kǒuyīn),法官很难细致、完整理解他们的诉求,对当事人也是一种不便。”实施跨域立案之后,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考虑到(dào)当事人(dāngshìrén)出庭的困难,平谷法院还积极推进网上开庭,当时罗先生(luóxiānshēng)的案件就是通过网上系统庭审的。”张久松说,罗先生不仅很快拿到了赔偿(péicháng),还因为案子在北京审理,依照北京的赔偿标准,他拿到的赔偿比在老家还高一些。
“我是真没想到,我人在(zài)天津(tiānjīn),在北京立上案了,还能通过网络开庭,假都不用请。”罗先生庭审后说。
北京平谷(pínggǔ)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刘晓娟介绍,平谷法院积极推动(tuīdòng)跨域(kuàyù)网上立案,设立“跨域立案服务窗口”,组建(zǔjiàn)跨域立案小组;建立跨域立案联合审查(shěnch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案件识别管理和关联案件检索机制,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跨域立案综合渠道体系,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同时结合(jiéhé)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和案件办理情况,围绕个案、类案等,建立分条线联席会议制度,并与河北兴隆县法院、天津蓟州区法院等建立常态(chángtài)化联络机制。
京津冀法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le)跨域网上立案服务(fúwù),并进一步优化诉讼服务,完善“云法庭”等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依法保障京津冀三地(sāndì)群众便捷参与诉讼。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法院(fǎyuàn)网上立案率46.6%,在线庭审率65.5%,电子(diànzi)送达覆盖率85.1%,一站式在线诉讼平台(píngtái)为当事人提供在线服务570万次。
两地法院守护跨界水库(shuǐkù)
官厅水库(guāntīngshuǐkù)横跨北京延庆和河北张家口怀来县,是一座大型跨界(kuàjiè)水库。其中,官厅水库延庆水域在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de)规定禁止(jìnzhǐ)进行捕捞活动;而怀来水域则是规定,每年(měinián)4月(yuè)至8月15日为禁渔期。同一水库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实行不同的功能区划分(huàfēn)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得两地群众对官厅水库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这难免会(nánmiǎnhuì)让一些公众产生在水库这边捕鱼没什么大事,在那边应该也没事的错觉。要打消那些投机分子的侥幸心理,就要求我们两地法院必须向前一步(yībù)、走远一些、多做一点。”北京延庆法院八达岭(bādálǐng)法庭(环资法庭)庭长孙世乐介绍(jièshào)。
2023年9月,北京延庆与(yǔ)河北怀来、河北赤城三地法院进一步深化(shēnhuà)环境资源跨域保护司法协作,就惩处跨地区(kuàdìqū)(kuàdìqū)污染环境等严重破坏地区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开展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实践、建立跨地区联席法官会议机制等达成一致意见。
2024年3月,北京(běijīng)延庆法院办理了北京史上规模最大(zuìdà)的非法捕捞水产品(shuǐchǎnpǐn)系列案件。该案中三个犯罪团伙和自捕自售人员周某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使用北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工具非法捕捞鱼(yú)、虾等水产品,非法获利400余万元,涉案(shèàn)受损生态环境所需修复费用高达732万余元。
办理该案时,北京(běijīng)延庆和河北怀来(huáilái)两地法院(fǎyuàn)通过召开跨域(kuàyù)联席法官会议,对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的证据审查标准、法律适用等问题逐项进行讨论,确保该案依法公正办理,同时为两地后续同类型案件办理统一了裁判标准和尺度。
在办理案件时(shí),孙世乐对部分生活困难的(de)当事人进行了走访调查。他发现,有(yǒu)的当事人家庭收入有限,生活较为困难,便将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向合议庭反馈,与河北怀来法院、检察院及属地行政机关就“劳务代偿”事宜多次会商,充分(chōngfèn)考量生态修复与被告生存发展之间的平衡,探索出(chū)了“劳务代偿+碳汇认购”的多元修复模式。
最终,北京延庆法院对(duì)该系列案件的34名刑事被告人分别判处(pànchǔ)有期徒刑两年九个月到拘役五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判决(pànjué)45名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732万余元。
“经此一案,京冀两地法院的环境资源保护司法(sīfǎ)协同日益走深走实。只要是做了破坏官厅水库生态环境的事情,不管在北京还是在河北(héběi),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而且执法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孙世乐说(shuō)。
据了解,北京已有八家中基层法院挂牌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协同天津、河北毗邻法院全方位(quánfāngwèi)推进长城、大运河、永定河、密云水库、官厅水库(guāntīngshuǐkù)、太行山等重点区域和绿色生态廊道的跨域保护,实现跨省生态环境保护司法(sīfǎ)协作(xiézuò)机制全域覆盖,有效提升(tíshēng)环境资源跨域司法保护效能。
采用“双向评估(pínggū)+调解”方式
2023年,北京金融法院审理了一起标的(de)额超2亿元的金融不良(bùliáng)债权追偿纠纷案,涉及京津冀四家企业(qǐyè),案件涉及抵押的资产中,有天津某处待交付的楼盘。
案件起因(qǐyīn)源于其中天津甲公司(gōngsī)未能清偿到期债务,北京某资产管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yāoqiú)天津甲公司还款,并要求天津某集团公司、天津乙公司等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案件审理过程(guòchéng)中,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庭长丁宇翔发现,债务违约系个别项目影响其正常经营,造成资金短缺所致(suǒzhì),并非恶意违约。
“当时(dāngshí)几方(jǐfāng)都相继找到我,希望能够尽快解决,不然的(de)话资金链断裂,受影响的不仅仅(bùjǐnjǐn)是这几家公司,还包括京津冀三地众多的购房者。”丁宇翔说,虽然对于审判团队而言裁判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但简单(jiǎndān)裁判可能(kěnéng)导致债务人(rén)企业及保证人企业正在洽谈的商业融资项目搁置,进而影响债务人及保证人的经营发展。因此,审判团队决定尝试采用“双向评估+双向化解”方式,与原、被告分别进行沟通,开展调解工作。
据介绍,“双向评估+调解”即对金融纠纷案件从(cóng)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评估和对“当事人需求+心理(xīnlǐ)预期(yùqī)”开展评估,准确把握当事人的(de)核心需求和心理底线,避免了仅从法律条文出发的片面性,为纠纷的妥善解决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方向指引。
协商过程中,天津(tiānjīn)多个(duōgè)政府部门也特意来到北京金融法院与丁宇翔(dīngyǔxiáng)见面,一方面讲述该案产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询问法官,希望法官为协调、处理后续问题提出专业的法律支持。丁宇翔团队则安排专人收录(shōulù)各方情况,并一一解答,提出建议。
最终,通过法院的(de)努力,促成该案各方达成和(hé)解,当前,丁宇翔团队依旧在与天津多部门保持联系,为后续处理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近年来(jìnniánlái),北京金融法院积极回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金融领域(lǐngyù)的司法需求,通过典型案例示范、跨域数据共享、专业审判团队建设等措施,为京津冀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提供全周期法治支撑(zhīchēng)。
据北京高院透露,为服务保障京津冀一流营商(yíngshāng)环境建设,2024年北京法院围绕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形势任务,推出(tuīchū)30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着力优化审判流程,大力压缩(yāsuō)商事(shāngshì)案件审判周期,商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减少到80.2天。
北京高院协同津冀高院建立数据资源定期交换机制,实现市场主体和律师(lǜshī)电子送达地址、司法鉴定、破产(pòchǎn)管理人名册等信息(xìnxī)三地法院全面共享。深度参与服务保障“两区”建设和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提升行动,赴(fù)天津、河北跨域开展(kāizhǎn)巡回审判,积极回应京津冀企业高质量发展司法需求。
据天津高院统计,2024年,天津法院紧扣京津冀(jīngjīnjì)协同发展(fāzhǎn)战略,审理涉京津冀三地的(de)产业承接、高铁建设等案件30813件,在京津产业新城等园区设立法官联系点,与京冀法院签订加强司法(sīfǎ)协作等17项合作协议(xiéyì),开展跨域立案(lìàn)、委托查控等司法协作23517次。围绕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加大涉外审判力度,审结涉及69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件707件,办理国际司法协助126件。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